7月17日和19日,WTO举行中国第九次贸易政策审议,审议的依据是WTO秘书处的报告和中国政府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审议期内,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自新冠疫情的冲击中稳健恢复,进出口持续增长。中间产品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了总体商品贸易的增长,这表明中国进一步融入了国际供应链。然而,中国此前启动的结构性改革,即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却停滞不前。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经济自由化和融入全球经济等举措,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并消除了极端贫困。人均GDP从2019年的10144美元增至2023年的12614美元。然而,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高度不平等和巨大的城乡贫富差距。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储蓄率仍然很高,主要是预防性储蓄。从长远来看,养老金、医疗保健和住房方面的改革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国内消费。政府债务从2020年的99%上升到2023年的116%。
稳定物价仍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19年最高为2.9%。中国保持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的汇率是参照公开的一篮子货币确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市场的干预只是为了防止短期内的过度波动。人民币在经常账户交易中可完全兑换,在部分资本账户交易中可部分兑换。截至2024年2月底,官方报告的外汇储备为3.2万亿美元。
2018年至2022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大幅增加,占GDP的2.24%,但2023年有所下降,占GDP的1.5%。2022年之前经常账户顺差的增加主要反映了货物贸易顺差的增长,以及服务收支逆差的大幅下降,这主要是由出境旅游的下降造成的。金融账户的赤字可能反映了资本外流的压力,这主要是由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差、对中国增长前景的担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造成的。
货物出口从2020年的25890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35940亿美元,但在2023年有所下降,降至33800亿美元。美国和欧盟仍然是中国货物出口最重要的目的地。货物进口也大幅增长,从2020年的20690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7160亿美元,但在2023年又降至25570亿美元。中国40%至50%的进口来自亚洲和大洋洲。欧盟、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中国台北)、日本和美国是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机械和电气设备行业在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中占有重要份额。农产品在中国出口中仅占次要地位,在进口中的占比不到10%。服务出口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也强劲增长,但在2023年有所下降,而服务进口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大幅增长。
流入中国的外资从2022年的1890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1630亿美元。制造业仍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方。2022年(有数据可查的最近一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总量为3.8万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1.9万亿美元;2022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出总量接近3万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2.6万亿美元。
中国继续全面推进其司法系统改革,以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确保法律的可预见性、提高效率并降低诉讼成本。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推广网上审判和建立专门法院(如知识产权法院、海事法院和金融法院)来实现。通过实施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如仲裁和国际商事管辖权,改善外国公司的经营环境。
为了打破中国国内的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中国通过了若干规则和机制,严格审查区域行政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2021年,中国通过了《十四五规划》,该规划勾勒了中国贸易和投资开放框架的愿景。
中国政府特别强调了WTO改革、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和服务业国内规制的重要性。中国还扩大了其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并将其视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签署22项区域贸易协定,涉及29个合作伙伴。中国还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单边关税优惠计划。
中国继续放宽外商投资框架。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缩减至31项。此外,越来越多的产业被列入《中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使这些产业有机会享受指定的一揽子激励措施。当前版本的《目录》反映了政府致力于提升中国在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等领域供应链中的地位。
自上次审议以来,中国的关税结构基本保持不变。2024年的最惠国简单平均适用税率为7.0%,2021年为7.1%。农产品(WTO定义)的关税较高,为12.6%。非农产品的平均适用关税降至6.1%(2021年为6.2%)。中国对某些产品实行普遍进口关税配额,如小麦(7个税目)、玉米(5个税目)、大米(14个税目)、棉花(2个税目)、糖(7个税目)、羊毛和羊毛上衣(9个税目)和化肥(3个税目)。中国根据其优惠贸易协定(PTAs)和区域贸易协定实施优惠关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平均关税最低,其次是智利和新西兰。在中国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免税税目所占比例介于99.2%(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和23.4%(中国台北)之间。自上一次审议以来,关税豁免和减让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中国目前的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9%、6% 和 3%,自上次审议以来没有变化。2022年11月,中国开始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生产和进口环节税率为36%,批发环节税率为11%。根据2019年《车辆购置税法》,中国对国产和进口车辆征收10%的税,与上一次审议相比没有变化。
2023年8月,中国宣布暂停进口原产于日本的所有水产品。
2024 年,有24类商品由商务部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另有21类商品由商务部委托省级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或地方、部门机关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审议期间,《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新增了四氯乙烯、聚氯乙烯和氯丁橡胶。2024年,《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共列出149个税号(HS10位)的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2020年为118个税号)。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发起了三起反倾销调查。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正在执行120项确定性反倾销措施。过去几年,中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和生效的反补贴措施数量逐渐减少。审议期内,中国没有发起新的保障措施调查。
截至2023年1月1日,102个税目征收法定出口关税,自2015年以来保持不变,67个税目征收临时关税,低于2021年的75个税目。最高税率(50%)适用于锡矿石和精矿。
自上一次审议以来,中国对某些物项实施出口限制和禁止,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人体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国内短缺或未来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维护贸易秩序,保障特定产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履行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
2023年公布的《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定于2024年实施,包含43个类别(自 2020年以来没有变化)。这些类别中的大部分内容自2020年以来保持不变,但新增了甘草及甘草制品、化学品、某些石墨材料及其制品、消耗臭氧层物质、某些无人驾驶飞行器、某些航空发动机、某些镓和锗相关物品、锯材和某些汽车类别。中国对特定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在审议期间,中国对高氯酸钾、高压水炮、镓、锗以及无人机相关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并对石墨出口临时管制措施进行了调整。2023年12月,商务部和科技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进行了修改。
2023年,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PFTZ)实现进出口总额7.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占全国贸易总额的18.4%。在自贸试验区内经营的企业可享受的优惠包括:自企业注册成立起五年内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人工智能(AI)、生物医药和民用航空等重点领域经营核心产品或技术的企业,简化自贸试验区进出口的海关手续。
202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国际结算、担保和贸易融资业务14186亿元人民币(国际结算8436亿元人民币,担保888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4862亿元人民币),外贸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支持“一带一路” 倡议。截至2022年底,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人民币,覆盖130多个国家。2022年,出口信用保险总额为75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2021年和2022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险分别占出口总额的20.3%和21.0%。
在审议期间,中国继续向不同部门和行业提供财政支持和其他激励措施。2021年8月和2023年7月,中国分别通报了2019-2020年和2021-2022年的支持计划。通报中包含了许多中央级和地方级项目的信息。审议期间向WTO提交的两份通报以及中国提供的答复无法使秘书处清楚地了解中国支持计划的总体情况。特别是,秘书处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对其某些高贸易量行业的财政支持水平,如铝、电动汽车、玻璃、造船、半导体或钢铁。现有的商业数据库记录了对主要经济部门公司的重要公共支持水平,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且自2018年以来支持力度显著增加。所谓的“政府引导基金”或“政府投资基金”继续利用公共资源对政府认为重要的行业和活动进行股权投资。当局没有提供关于这些基金总体捐赠额的信息;学术研究机构和私募股权公司的估计值从1.89万亿元人民币到6.51万亿元人民币不等。这些基金提供的激励措施一般未向WTO通报;当局称这些基金按市场原则运作。虽然需要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多工作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情况,但中国政府支持总体上缺乏透明度,这也可能导致一些人认为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的争论。
《标准化法》(1988年)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0年)是中国有关标准的主要立法,在审议期间未作任何修改。
在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领域,中国的目标是建立强有力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基石。有针对性的改革领域包括增加检查和检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并将其与相关国际标准相结合,提升研究和检测能力,以及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中国向WTO通报了101项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其中2项为影响特定成员的紧急措施。在审议期间,WTO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委员会提出了13项与中国措施有关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
国有制在中国经济中仍然非常重要,即使在许多商业导向型部门,国有企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并在这些部门的总资产和利润中占很大比重。在审议期间,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几乎完全是在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在审议期间,工业和建筑业的国有企业数量都有所增加。虽然国有企业可以作为执行政府政策、支持国家工业目标和保持国家对关键部门控制的工具,但有关部门表示,中国的国有企业一贯以商业考虑为基础,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法治精神从事经营活动。
自上次审议以来,中国政府采购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仍然是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的主要法律。《政府采购法》不适用于国有企业的采购活动。2022年,中国政府采购总额为3.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9%。
在审议期内,中国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修订《著作权法》(2021年6月生效)、修订《专利法》以及新的《种子法》(2022年3月生效)。2022年,共授予了160多万件专利,其中约15.5万件授予了非居民。在审议期内,知识产权出口收入增长强劲。在执法方面,法院每年处理50多万件知识产权相关案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定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销毁侵权、假冒和劣质商品的行动。
在审议期间,中国修订或出台了多部与农业相关的法律,如《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通过)、《黑土地保护法》(2022年通过)和《畜牧法》(2022年修订)。中国的主要农业战略载于每年发布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除部分动物产品外,农产品(WTO定义)适用从价税率。2024年,农产品最惠国平均适用关税为12.6%(2021年为12.7%)。受到高于平均关税保护的产品类别包括糖和糖果(30.6%);谷物和食品配料(20.2%);饮料和烟草(15.8%);棉花、丝绸和羊毛(14.2%);咖啡、茶、可可和香料(12.7%)。中国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未梳理棉花(HS5201.00.00)适用滑准税形式的临时税率,滑准税率上限为40%。自2020年以来,包括小麦、大米、羊毛和棉花在内的一些产品的关税配额执行率出现波动。有关部门表示,配额执行率的波动是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条件的变化。中国向WTO通报,在2020和2022年期间,不对农产品发放出口补贴。中国提供涵盖农产品的出口融资方案(即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保险方案)。中国在对出口竞争调查问卷的答复中表示,中国提供涵盖农产品的出口融资方案(如基于发票、收据或信用证等的农产品出口短期贸易融资支持,供应商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2024年,中国的鱼类和渔业产品的简单平均关税为6.8%,关税从0到15%不等。2021年,农业和农村部(MARA)发布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规定到2025年,国内海洋渔业产量将限制在 1000 万吨以内。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为该行业提供了支持。中国向WTO提交的最新通报涵盖 2021-22 年间的情况,其中包括中央政府层面的三项支持计划;这些计划涉及渔业发展补贴基金和一般用途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在2021-2022年期间通过的有关渔业领域的方案中,有22项也向WTO作了通报。中国于2023年6月27日向WTO交存了接受书,正式接受了《渔业补贴协定》。
中国在矿业领域的优先事项包括减少产能过剩矿产品的生产,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矿产品供应。该领域的贸易措施包括对某些矿产品实行出口许可证要求。虽然允许外国个人或公司在中国拥有采矿权,但禁止他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钨、稀土和放射性矿物的勘探或开采。虽然能源消耗仍然主要依赖煤炭,然而,当局认识到,煤炭仍然是维持能源安全的关键,尤其是在能源供应减少的时期。近年来,煤炭消费的相对重要性一直在下降。中国继续改善能源结构,向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倾斜。为支持清洁能源投资,中国实施了上网电价补贴等机制。
在审议期间,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26%至28%之间。近几十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制造业的强劲表现可归因于中国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丰富的生产性劳动力、庞大的国内市场、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的推动下,日益融入全球价值链。制成品占中国出口的 95% 以上。《中国制造 2025》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计划。中国制造业是赠款、科研经费和税收优惠的重要受益者。一些政府引导基金专门针对制造业。
近年来,中国的电信服务贸易继续扩大,数字创新和数字服务需求的增加是主要驱动力。在固定和移动电信服务领域,国家的参与程度很高,但在审议期间有所下降。新兴电信领域,如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物联网,主要由私营公司运营。增值电信服务(电子商务、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和呼叫中心除外)的外资持股比最高不得超过50%。中国政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措施,以降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安全挑战风险。中国还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
中国金融业的结构仍然是银行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则相对较少;六家大型国有银行的资产占总资产的40.8%。金融业发展的特点是进一步开放,允许更多外资参与,吸引长期资本在中国开展业务和投资。中国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在此方面采取了各种政策,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以及具体的试点项目。
在航空运输领域,中国的目标是发展一个坚持环保做法和高绩效标准的民航业。在本报告所述期间,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推动绿色和智能机场的建设。此外,还通过了一项工作计划,以进一步限制航空运输中的塑料污染。民用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将由中国公司控制,限制了外国投资的可能性。中国计划到2035年建设高质量的海运业,特别强调现代治理体系、节能和智能流程,以进一步巩固行业竞争力。虽然该行业一般允许外商投资,但国内水运公司的控股权必须由中国个人或组织持有。
总之,在本报告所述期间,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展望未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以及生产率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但仍将达到 4.6%。未来几年的进一步下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房地产行业的萎缩程度超出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对需求造成的压力。贸易的作用,包括持续的市场驱动型结构改革、经济自由化和国际一体化,可能对中国未来的增长前景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WTO官网